top of page

局限空間或通風不良場所使用乾冰,應防二氧化碳中毒或缺氧

  • sean1844
  • 2024年11月2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近日報載選舉造勢活動中,使用乾冰製造煙霧造成現場工作人員昏迷事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呼籲:乾冰是固態的二氧化碳,昇華融解時會釋放氣態的二氧化碳,如場所通風不良,蓄積的二氧化碳可能會造成人員中毒或缺氧。 乾冰在冷凍保存的應用廣泛,同時因為乾冰加入熱水中昇華融解時的煙霧效果,也被廣泛使用在製造舞台的特殊效果。二氧化碳比空氣重,在局限空間或通風不良場所使用乾冰時,二氧化碳會沈降在低處及在局限空間中累積。一般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約為0.035%(350 ppm),氧氣濃度約為20.9%。二氧化碳的立即危害生命或健康的濃度值(IDLH)為4%,同時空氣中氧氣濃度在18%以下時會有缺氧之虞。施放乾冰煙霧時可能造成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或使局部空間的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置換空氣中的其他氣體,使得氧氣濃度低於18%造成缺氧窒息。 二氧化碳會造成酸血症,影響呼吸中樞,空氣中較高濃度二氧化碳能取代氧氣,造成缺氧合併二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濃度小於2%尚未報告過對健康之危害,如濃度到達7.5%,則會造成心跳增加、頭痛、頭暈、流汗、燥動、失去方向感、視覺扭曲等,濃度超過10%,造成呼吸困難、聽力喪失、噁心、嘔吐、窒息、流汗、數分鐘後精神恍惚,15分鐘內失去知覺。濃度超過30%,則會造成迅速失去知覺、痙攣。 因此使用乾冰,應注意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濃度,保持場所有足夠的通風,達到安全的範圍之內(二氧化碳濃度在0.5%,5000 ppm以下)。如無適當通風,人員不可進入局限空間或通風不良場所內或在此等場所內工作。如不幸吸入過量二氧化碳或缺氧,應立即將患者移至新鮮空氣處,若呼吸停止,應施予心肺復甦術,並立即送醫。再者,乾冰為一低溫物質,使用及處理時也需注意防範凍傷。 


資料來源:勞動部網站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二氧化碳列為「室內空氣品質認證」項目之一

隨著後疫情時代,室內口罩令解禁,改善室內空品,以降低室內疾病傳播機率、保障民眾健康的「主動防疫」新思維已成為主流趨勢,臺北市環保局率全國之先,112年3月14日公告「室內空氣品質認證場所推動計畫」,鼓勵公、私立場所採取「主動式」的防疫策略,加強通風換氣並引入空氣殺菌設備,經...

 
 
 
日光優先:重新調整你的晝夜節律

人工照明發明之前,人類獲取光源的主要途徑是太陽。人們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一眨眼到了今天,各種智能手機的技術創新面世,很多人隨時擁有一個方便的小小“光源”。科技對人類的貢獻無庸置疑,但人們因此過多暴露在人造光之下,尤其到了夜晚。人造光極大地干擾了人體的睡眠,而睡眠與您的身體健...

 
 
 

Comments


聯絡我們

         週一至週五 10:00-17:00(例假日休息)

          service@siyen.com.tw

  • SIYEN|Line OA
  • SIYEN|INSTAGRAM
  • Facebook
  • SIYEN|Youtube

昇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力全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光, 智能, 物聯網讓生活更美好SIYEN

Light, AI, IoT to make your life creative

CO2, 二氧化碳, 睡眠, 香氛, 擴香

bottom of page